函授. 网络教育.职业培训
图文展示

 2697980372 0778-2287711



新闻详情

桂林理工18级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答 案

一单选题

1ccb 4dcb 7adc 10cba 13dad 16baa 19cb

二、简答题

21.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具体说来,它们的关系如下:(1)主体和客体的实践关系。(2)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关系。

(3)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22.答:社会基本矛盾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

不是互相孤立、互相平行的,而是相互制约、有主次之分的。

(1)首先,由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社会的上层建筑,

所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对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起着主导作用。

(2)其次,由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经济基础是联系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所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又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的解决。

2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有三层含义:

第一,科学能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他要素之中,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

第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技术是联结科学和生产的中介。

从科学、技术、生产的关系和历史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

这突出表明,在现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表现为:

其一,科学技术是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率的主要贡献。

其二,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的周期不断缩短。

再次,科学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使生产力呈加速度发展。

三、论述题

24.试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

答: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

1、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联结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相区别的。

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普遍原理的指导下,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补充和丰富普遍原理。

这一原理对我们有重要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

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我们面对的情况,

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

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在实践中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5.试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答: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

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

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

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

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会员登录
登录
我的资料
购物车
0
留言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