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自我意识)。
2.(上位学习)
3.(弗洛伊德)
4.(启发式策略)
5.(前运算阶级)。
6.(刺激泛化)。
7.(自我提高内驱力)
8.(程序性记忆)
9.(维果茨基)
10.(意志型)
二、名词解释
1.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不同的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2.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3.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4.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5.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里体验。
三、简答题
1.简述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答: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子系统。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有一个相当大的容量。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保存时间长,从l分钟以上到许多年甚至终身,容量没有限度。
2.简述知识学习的类型。
答:(1)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2)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3.简要分析遗忘规律及主要原因。
答: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遗忘的原因:(1)消退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2)干扰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3)压抑说。这种理论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4)提取失败说。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出需求的信息。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那么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4.简述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小学儿童认知活动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1)知觉从无意性、情绪性向有意性、目的性方向发展。
(2)注意从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向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发展。
(3)有意识记逐渐超过无意识记并占主导地位。机械识记还占有优势,抽象记忆在逐渐发展。
(4)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四、案例题
1.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问题:请分析小刚产生这种不良习惯的心理原因,教案中应该怎样使学生克
这种不良习惯?
(1)产生的原因:
①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轻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用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②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假如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聚精会神。
③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⑤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2)克服方法:
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重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②培养小学生的学习爱好。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③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④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重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预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
⑤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常常提问。让他们回答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常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