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级师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控制技术 2信息意识,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信息道德。 3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策略观 4、物理教学环境·技术教学环境·情感教学环境 5、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6:问题表,矩阵式、 二、 单项选择题: 1.( D )2.( A )3.( D )4.( D )5.( A )6.( D ) 7.( A )8.( C )9.( D )10.( A )11.( D )12.( D ) 13.( D 14.( B )15.( A )16、( A )17、( A )18、( D ) 19、( C )20、( A )21、( D )22、( A )23、( C ) 24、( C ) 25、( B )26、( A )27、( B 28、( A )29、( C )30、( A ) 三、判断题: 1、 ( 错 )2、(对 )3、(错)4、(错)5、(错) 6、(对) 7、(错)8、(对) 9、(对) 10(错)
四、名词解释: 1、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就是在学习之前呈现给学习者的比新知识包摄性更广、更清晰更稳定的引导性材料,是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联系桥梁,促使学习者建立有意义的学习的心向。其实质是一种比学习材料更为抽象和概括的概念,是对概念或原理的基本特点明确而详细的说明。/ 2、抛锚式教学:这种教学策略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件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因此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3、最邻近发展区定义:儿童独立解决问题时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解决问题时潜在发展水平之间距离。/ 4、随机进入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
上一篇: 19级师大 初等数学研究(几何)(本)
下一篇: 19级师大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本)
|